統一服務熱線:
0750-3212139
納米有機肥、液肥生產試驗報告
試驗地點:鶴山市址山鎮
試驗肥料:納米有機肥(港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)
世甲、福鵬液肥(江門市英豪農科有限公司提供)
試驗作物:馬鈴薯,品種是雪川公司的荷蘭15號
試驗目的:
1、噴施納米有機肥或液肥后馬鈴薯的生長狀況、抗性如何?
2、噴施納米有機肥或液肥后馬鈴薯是否增產與增產幅度。
試驗方法:
試驗設噴一號(葉肥)納米有機肥、噴世甲+福鵬液肥、對照等三種方法,兩次重復,考慮生產實際,本試驗采用中試面積,每次重復一畝地,減少誤差。
1、一號納米有機肥的噴施時間:馬鈴薯齊苗及封行后各噴一次300倍液,每次每畝用納米有機肥150克,兌水45公斤。使用時先裝半桶水約45公斤,加入納米有機肥300克,再加水45公斤,用噴霧機混勻,兩次重復同時均勻噴霧。
2、世甲+福鵬液肥的噴施時間:馬鈴薯齊苗及封行后各噴一次750倍液,每次每畝用世甲液肥60毫升+福鵬液肥60毫升,兌水45公斤。使用時先裝半桶水約45公斤,加入世鉀液肥120毫升,混勻后加入福鵬液肥120毫升,再加水45公斤,用噴霧機混勻,兩次重復同時均勻噴霧。
3、對照不噴納米有機肥或噴世甲+福鵬液肥。
供試作物主要栽培措施:
1、播種時間:2014年11月20日
2、種薯消毒:每畝需種薯150公斤,切薯后用殺菌劑瑞毒霉1份+滑石粉50份包衣消毒。
3、基肥:畝撒施優質生物有機肥500公斤+優質高硫酸鉀型復合肥150公斤。
4、起壟:施肥后用拖拉機按1.3米包溝起30厘米高壟。
5、播種:株距18-20厘米雙行播種,播種深度10厘米左右。
6、蓋黑薄膜:用60厘米寬的黑膜蓋壟面,再用溝底泥覆蓋。
7、水分管理:播后7-10天灌第一次水,半溝為度、專人看管,防止灌水過量,以后視天氣及作物長勢灌水保濕。
8、病蟲害防治:齊苗后分4-5次用百泰、瑞毒霉、克露、安克、抑快凈等防治早晚疫病,每次相隔10天左右,中后期添加吡蟲啉等防治蚜蟲。
9、采收日期:3月2日
試驗結果與分析:
采收時根據市場需求實際,按商品薯大小分級包裝,單薯150克以上為一級,單薯100-150克為二級,單薯50-100克為三級,50克以下為次品薯,分開計算各級重量,統計總產量,結果以總產量列表,具體產量情況如下表:
肥料類型 | 納米 有機肥 | 世甲+福鵬液肥 | CK |
重復Ⅰ產量(公斤) | 2472 | 2531 | 2363 |
重復Ⅱ產量(公斤) | 2519 | 2576 | 2418 |
平均畝產量 | 2495.5 | 2553.5 | 2390.5 |
分析:兩種肥料使用后增產達4.4-6.8%,畝產增收100公斤以上,一級商品薯比例高10%以上,售價相對較高,雖然今年商品薯價格較低,但增收達200元/畝(未計肥料成本),效果顯著,且使用方法簡單。
兩種肥料使用后作物長勢明顯優于對照,葉色更濃綠,葉片更平展,目測葉片厚一些,光合作用更強,植株壯旺,抗性好,有效生長期延長,有利提高后期產量,由于基地需交地給當地農戶春耕,播種100天左右就采收,未能達到最佳產量,如推遲15-20天采收,估計增產效果更明顯。
由于試驗前馬鈴薯已播種,五號(土壤改良肥)納米有機肥未能一起試驗,可能對試驗結果有一些影響,今后如有機會將再進行馬鈴薯或其他蔬菜品種試驗。
江門市種子公司